产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当前位置:首页
产品中心
Allen-Bradley罗克韦尔
1756系列
AB罗克韦尔卡件1768-ENBT终生服务





产品简介
AB罗克韦尔卡件1768-ENBT终生服务
| 特性参数 | 艾伦-布拉德利 1768-ENBT | 西门子 CP 343-1 Lean | 施耐德 140NOE77111 | 欧姆龙 CS1W-ETN21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产品类型 | 以太网通信模块 | 工业以太网通信模块 | 以太网通信模块 | 以太网控制器 |
| 支持协议 | EtherNet/IP | PROFINET | Modbus TCP/IP, Ethernet/IP | FINS/TCP, FINS/UDP, FTP, Socket服务 |
| 传输速率 | 10/100 Mbps | 10/100 Mbps | 10/100 Mbps | 10/100 Mbps |
| 工作电压 | 通常为DC 24V(由背板或外部提供) | DC 24V | DC 24V | DC 24V (允许范围: DC 20.4~26.4V) |
| 功耗 | 具体瓦数未见公开数据 | 约2.5W | 约3.5W | 约5W (最大) |
| 隔离保护 | 支持(具体隔离电压未见公开数据) | 变压器隔离,1500 V DC | 变压器隔离,1500 V DC | 光电耦合隔离(在以太网端口和PLC之间) |
| 诊断功能 | 模块状态LED、网络状态LED | 模块状态LED、网络状态LED | 模块状态LED、网络状态LED | 模块状态LED、网络状态LED |
| 支持的最大连接数 | 根据不同应用和控制器性能变化 | 最多16个TCP连接,8个ISO连接 | 取决于配置和CPU性能 | 最多8个TCP连接,8个UDP连接 |
| 处理器性能 | 与1768-L43等CPU配套使用 | 集成专用ASIC | 集成专用处理器 | 集成专用处理器 |
| 外形尺寸(宽×高×深) | 具体尺寸未见公开数据 | 40×125×129 mm | 约60×140×120 mm (估算) | 31×130×105 mm |
| 工作温度 | 通常0~60℃(以实际规格书为准) | 0~60℃ | 0~60℃ | 0~55℃ |
| 认证与标准 | cULus, ATEX, IECEx 等(以实际产品标注为准) | CE, UL, cULus | CE, UL, cULus | CE, UL, cULus |
AB罗克韦尔卡件1768-ENBT终生服务
网络协议与生态兼容性:这是首要考虑因素。如果你的现有设备、PLC控制器(如AB的CompactLogix/ControlLogix
)或上层软件(如Ignition SCADA
)主要支持EtherNet/IP,那么1768-ENBT或同品牌新型号是自然之选。若系统基于PROFINET(常见于西门子)或Modbus TCP,则需选择相应协议的模块。
性能与连接能力:评估项目所需的TCP/UDP并发连接数、数据吞吐量以及是否需满足确定性实时通信(如CIP Motion, CIP Sync)。1768-ENBT适用于当时多数中速数据采集和控制场景。
环境适应性:确保模块的工作温度范围、防护等级(如IP20)、抗振动和电磁干扰能力符合你的安装环境要求,特别是严苛工业现场。
供应商支持与长期可用性:考虑各品牌在你所在区域的技术服务能力、供货周期和产品长期支持策略。对于1768-ENBT这类较旧型号,需重点关注其生命周期状态和升级替代方案。
成本考量:综合比较模块本身价格、 licensing费用(如有)以及集成、调试和维护的整体成本。
1768-ENBT的生命周期:1768-ENBT是罗克韦尔自动化(Allen-Bradley)较早期的以太网模块,常与CompactLogix L43等控制器搭配使用
。需注意其可能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期。在选择时,务必向供应商确认库存情况和未来支持计划。强烈建议咨询罗克韦尔或授权代理商,了解推荐的升级替代方案(如5069-ENBT等新型号),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。
参数仅供参考:表中信息主要基于历史资料和行业常见规格。实际参数请务必以各品牌发布的最新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文档为准。
关注新型技术:工业通信技术不断发展,诸如TSN(时间敏感网络)、OPC UA over TSN 等新技术能提供更强大的互联互通性和实时性,在新项目中值得关注。例如施耐德的Modicon M580 ePAC等新一代控制器已深度集成以太网技术
。
1768-ENBT在其发布时期是一款广泛应用于艾伦-布拉德利CompactLogix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模块
。
选择通信模块,最关键的是与你现有的控制系统架构和协议生态保持一致。如果现有系统大量采用AB产品,延续其生态系统可能更利于开发和维护。若追求特定协议或成本优化,也可考虑其他品牌的兼容解决方案,但务必做好兼容性测试。